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活动拉开序幕

来源: 日期:2020-05-23 浏览量:

历史观与思政课

——思政部“学思”读书会

按照思政部疫情期间学习制度的要求,思政部在家教师5月22日(周五)下午通过钉钉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了业务学习,此次业务学习以“学思”读书会的形式进行,由历史教研室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博士顾秀艳老师为大家分享她的读书心得,所读书目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的经典之作《历史是什么》。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1892--1982),英国历史学家,专长是国际关系史和苏联史,一生著述颇多,影响最大的是1950-1971年陆续出版的10卷本《苏维埃俄国史》和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历史是什么?》。 他有两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即《历史是什么?》和《巴枯宁传》。卡尔被后人评价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之父,他在国际关系学上的开山之作是《二十年危机》,这是现今国际关系学专业学生必读的书本。

本次学习过程中,首先由顾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全书在以往历史学家观点的基础之上从六个大方面系统地整理、回答了关于“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看法,作者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不休止的对话。”“历史事实是关于社会与个人之间彼此关系的事实,是关于个人活动结果所产生的那些社会力量的事实。”“伟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进程的推动者,社会力量的代表”,而不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顾老师指出,这正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即“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作者认为历史中存在因果关系,提出了“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研究原因是历史学家的特殊任务”的观点,并探讨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问题。而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必须综合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法律史、政治史等等的见解;必须使用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以此帮助我们拓展认识历史的途径。

此外,作者讨论了历史运动中的“进步”问题,并以乐观主义态度提出了“历史就其本质而论就是变化、运动,……就是进步”。顾老师结合作者的这一观点,谈到如何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当下的疫情,认为此次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必然对世界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因为疫情的爆发,我们的制度体系、治理体系也经受了考验,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未来我们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努力方向。

全书共六章,顾老师一一阐述了每一章的内容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启示,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新疆地方史简明教程》的教学谈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顾老师的分享后,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并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业务学习使大家收获了知识与喜悦,激发了学习愿望和进取精神。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20df3dedd11b210bfa8ed695884229.jpg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2020年5月22日

热点新闻

学院领导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