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新疆警察学院召开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
总结座谈会
11月15日,学院参加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的师生顺利结束竞赛返校。为总结大赛经验,推进学院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1月17日下午,学院举行了大赛总结座谈会。
公安厅党委委员、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志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娟,公安厅政治部相关同志,学院大赛督导组专家、学院各教学部门负责人、参赛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娟院长主持。
李娟院长介绍了这次大赛的基本情况,赞扬了学院参赛师生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她要求大家认真总结大赛经验,为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负责学院参赛团队在本次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务处处长金箴汇报了学院参赛代表队在南京期间的情况。通报了大赛的获奖情况:参赛教师教官中,警务技能类教师刘涛获得一等奖;公安法律类教师王亚宁、刑事侦查类教师王利获得二等奖;治安类教师孙常平、经济犯罪侦查类教师石会燕、思想政治类教师李江梅、网络安全与执法类教师赵旭东、刑事技术类教师单国、交通管理类教官韩明获得三等奖;参赛学生中,王普、薛伟进获得个人二等奖;周宇谦、谢晓杰、张子艺、庞振超、阿赛尔·巴特勒、范响获得个人三等奖;学生团体获得三等奖。
非传统安全研究所所长张昆教授作为大赛侦查类教师比赛评委,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说,要不断拓展视野,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课件制作上要注重紧扣公安教学的内在要求、拓展教学内容使之更具创意和深度,在教学中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他认为应当明确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标准,师生共同练好基本功,使教师能更加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及艺术性上更多地突出自身的鲜明特色。
治安管理系主任孙常平在分享大赛经历时谈到,有的教师带病坚持比赛,顺利完成了相关课目。结合这次参赛全过程,学院教师团队积累了经验,对今后教学工作改进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公安管理系副主任王亚宁谈到,自己深深地被参赛师生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拥有的团结心、拼搏心、责任心所感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援疆干部何洪源教授说,比赛中的点点滴滴,让她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表示将为新疆警察学院的进步发展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参赛的经历谈到,这次参赛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对今后的学习和将要从事的公安事业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他们表示,通过在训练和参赛过程中与老师们的亲密接触,学习到许多在平时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同时,还希望今后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的教学互动,这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李娟院长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她说,参加大赛有“四个收获”:一是对公安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赛是公安教育与训练成果一次难得的展示,突出了公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巩固了公安教育的正确方向;二是公安厅党委、厅政治部全力支持,为今后学院与实务部门的交流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将进一步促进学院和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进一步检验了学院师生队伍。经过这次大赛,学院师生的教、学、练、战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进一步联系实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她说,大赛还有“五个突破和结合”:一是突破了教学与实践的界限,实现了与实务部门的精诚沟通;二是实现了多民族精诚团结协作。各民族师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三是实现多校区协作。长沙路校区、米东校区、景馨苑、公安厅特警训练基地共同协助备战参赛。四是实现了院校间共同协作。中国公安大学和铁道警察学院的援疆教师无私的将经验分享给我们的参赛队员,并提供无私支持。五是家校结合。很多参赛教师是在其家庭成员、亲属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家庭困难,连续一个月备战、参加比赛。
她希望各系部认真总结大赛经验,继续发扬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精神,为学院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贡献。
政治部宣传教育处
201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