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3月26日,学院举办2025年第三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院党委书记刘炜主持,在家党委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各部门(院系)党(总)支部书记或负责同志参加。
学习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织召开学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涛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办发[2025]15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党办发[2025]3号)精神;学院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宗宏斌宣读《新疆警察学院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学院党委书记刘炜做动员讲话。
会议指出,开展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新征程、新使命作出的战略部署,必须从政治高度、全局视角、实践维度深化认识。学院开展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做任何事情不越思想防线,不碰纪律红线,不破制度高压线,坚决守住原则底线,牢记正义之剑始终悬在头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是学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学院建设发展各项任务艰巨繁重,任务越重、挑战越大,越需要过硬的作风作保障。我们必须拿出打攻坚战的劲头和气魄,既下功夫解决不敢为、不能为、不善为难题,又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挖潜聚力,扩优提质”的工作思路,按照年度既定工作目标,借力、借势、借能,敢于涉最难的险滩,敢于挑最重的担子,不折不扣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绝不能做旁观者、批评者、抱怨者,而是要做学院的建设者、贡献者、奉献者,切实把全部精力用在真抓实干上,以“钉钉子精神”啃硬骨头、闯深水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指出,学院开展学习教育要高标准组织学习研讨,筑牢思想根基。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方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实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要高标准深入查摆问题,精准对标对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途径,认真梳理近年来各类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深入查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高标准开展集中整治,务求整改实效。坚持“改”字贯穿始终,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找准病灶,对症下药,确保整改目标科学合理,整改措施切实可行,整改效果师生群众满意;要高标准推进开门教育,强化群众参与。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学习教育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各级领导干部要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师生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师生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将学习教育的成效交给师生群众评判,让师生群众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会议强调,学院党委既要带头搞好自身学习教育,又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各党(总)支部书记和负责人要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好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动落实作用,定期调度学习教育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推进;要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对领导干部,要突出抓好理论学习和带头整改;对党员干部,要重点加强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对关键岗位和年轻干部,要强化警示教育和监督管理,帮助扣好“第一粒扣子”;要把开展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同推进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厚植奋勇争先的氛围,鼓足开拓进取的干劲;同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推动落实学院2025年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检验学习教育效果。作风建设是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以学习教育为契机,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学习会第二阶段,与会同志集体学习了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新闻稿)、《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一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马兴瑞在全区巡视巡察工作会议暨十届自治区党委第六轮巡视集中反馈和第七轮巡视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学习会上,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昆,政治部副主任、二级巡视员赵亮,审计处处长王雪进行研讨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