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附件1
新疆警察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25-2030年)
一、学院定位
(一)学院办学条件。
新疆警察学院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公安厅管理,教育厅业务指导,是西北地区第一所公安本科院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新疆省人民公安学校,2001年组建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新疆警察学院。学院承担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历教育、全区在职民辅警和安保培训、公安部商务部委托的国内反恐培训及中外警务合作培训等职能,是新疆公安警察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同时承担“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三大职能(援外培训、智库建设、理论研究)。
学院现有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长沙路、米东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409.41亩,总建筑面积29.35万平方米。开设本科专业(含方向)16个、专科专业5个,涵盖法学、工学、文学三大门类。学院突出特色专业建设,现有全国公安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培育点1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十四五”学科固本育新工程建设专业1个。学院强化特色课程建设,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学院注重实验实习实训,建有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公安部网安作战中心新疆分中心2个。图书馆藏书54.94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629.34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534人。专任教师26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75人,中级职称108人,博士13人、硕士186人,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17人。
(二)学院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服务新疆公安工作、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培养扎根新疆大地、符合反恐维稳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公安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新疆,服务国家反恐战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新疆公安队伍建设,为反恐维稳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培养目标定位: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反恐维稳斗争需要、符合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的“四个铁一般”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公安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定位:公安类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办学特色定位:以反恐维稳为核心,构建集反恐维稳信息搜集、行动处置、技术支持、社会治理和法治保障能力为一体的反恐维稳特色专业、课程和知识能力体系。发展目标定位:围绕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边疆治理需要,建设“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要”的公安本科院校。
(三)重点服务区域、服务产业。
1.对标新疆工作总目标,强化反恐维稳办学特色。学院立足新疆反恐前沿阵地和主战场的区位优势,紧盯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以“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新疆公安工作,培养扎根新疆大地、符合反恐维稳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公安人才”的办学定位,培育以反恐维稳为核心,集情报搜集、行动处置、技术支持、社会治理和法治保障五种能力为一体的反恐维稳专业群和知识能力体系。学院在公安厅及自治区反恐办指导支持下,成立新疆反恐怖研究中心(反恐学院),承担“综合智库、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职能。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在学院挂牌“新疆法学会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研究基地”。学院设置非传统安全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深化校局合作,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校局合作,协同育人。向实战学习、与实战同行、为实战服务,形成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课堂理论讲授与实习实训并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健全卓越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警务化管理训练,为公安政法机关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警务专业人才。学院常态化开展教师与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双向交流机制。聘请公安一线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在全疆公安机关建立协同育人基地34个,与公安部网安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苏警官学院等8所公安院校签订《素质强警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自治区体育局签订《“体教融合”合作协议》,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水平。
3.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需求。学院按照国家所需、社会所盼、公安所求,积极承担国家援外警务执法培训任务,开展在职民辅警学历提升、警衔晋升以及专业化警务培训等,形成了培训滋养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反哺培训的良性互补发展格局。与俄罗斯联邦内务部巴尔瑙尔法律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参观访问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自2005年以来,先后承办公安部、商务部和外交部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的援外国际执法培训114期2066人次,培训主题涉及反恐、禁毒、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安全保障、使馆要人安保、特警技战术、执法指挥与领导决策、跨国油气管道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得到公安部、商务部和外交部的高度肯定。
二、专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现状。学院紧盯反恐和公安实战需要,设有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警务指挥与战术、禁毒学、法学、监狱学和反恐警务等15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业方向,其中公安类本科专业7个和专业方向1个;警犬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5个专科专业;拥有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类共5个一级学科,涵盖法学、工学、文学三大门类。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类名称 | 门类 名称 | 开设 年份 | 专业现状与优势 | 专业特色 | 近三年招生数量 | 近三年就业率 | ||||
2022 | 2023 | 2024 | 2022 | 2023 | 2024 | |||||||
1 | 治安学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2 | 2016年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重点专业 2019年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自治区十四五学科固本育新工程专业 | 反恐基层基础防范、涉恐要素管控 | 104 | 187 | 140 | 96.9% | 84.73% | 74% |
2 | 侦查学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2 | 2015年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 2017年自治区“战略新兴”重点专业 2020年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涉恐案件侦办 | 186 | 214 | 98 | 81% | 84.41% | 85% |
3 | 法学 | 法学类 | 法学 | 2012 |
| 服务依法治疆,反恐法治保障 | 81 | 94 | 52 | / | 50% | 100% |
4 | 信息安全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012 | 2014年停招 | 拟撤销,2024年提交申请待教育部批复 | 0 | 0 | 0 | / | / | / |
5 | 刑事科学技术 | 公安技术类 | 工学 | 2013 |
| 暴恐案件证据发现、搜集、固定及分析 | 50 | 89 | 40 | 76% | 96.94% | 77.4% |
6 | 涉外警务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3 | 2024年恢复招生 | 培养国际反恐警务合作,涉外法治警务人才 | / | / | 40 | / | / | / |
7 | 监狱学 | 法学类 | 法学 | 2013 |
| 危安犯去极端化、安置教育 | 0 | 60 | 100 | 70% | / | / |
8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公安技术类 | 工学 | 2014 | 2021年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反恐维稳大数据一体化合成作战技术支持 | 107 | 100 | 100 | 86% | 93.14% | 76.4% |
9 | 禁毒学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4 |
| 防范金新月毒情和以毒养恐资恐、社区戒毒 | 43 | 24 | 25 | 82% | 89.13% | 74% |
10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2014 | 2024招生 | 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 | 0 | 0 | 60 | / | / | / |
11 | 侦查学(维吾尔语方向)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5 | 公安部委培专业,为校内专业方向 | 培养既懂公安精业又懂维吾尔语的应用型人才 | 87 | 78 | 75 | 100% | 100% | 100% |
12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6 |
| 暴恐案件现场处置 | 86 | 50 | 50 | 88% | 92.45% | 79.4% |
13 | 侦查学(反恐方向)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17 | 2017年从侦查学专业遴选,为校内专业方向 | 培养反恐人才,已停止招生,拟撤销 | 0 | 0 | 0 | / | / | / |
反恐警务 | 公安学类 | 法学 | 2021 | 2022招生 | 反恐理论与实务 | 45 | 45 | 45 | / | / | / | |
1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023 | 2024招生 | 加强公安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实战急需领域建设研究 | / | / | 50 | / | / | / |
16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023 | 2024招生 |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 / | / | 50 | / | / | / | |
17 | 国家安全学 | 法学类 | 法学 | 2025 |
| 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提供智力支撑 | / | / | / | / | / | / |
18 | 治安管理 | 公安管理类 | 公安司法 | 2000 |
| 专科专业 | 45 | 40 | 40 | 77% | 82.73% | 97% |
19 | 刑事侦查 | 侦查类 | 公安司法 | 2000 |
| 专科专业 | 45 | 40 | 42 | 76% | 82.61% | 88% |
20 | 警犬技术 | 公安技术类 | 公安司法 | 2022 | 2022招生 | 专科专业 | 20 | 20 | 20 | / | / | / |
21 | 安全防范技术 | 安全防范类 | 公安司法 | 2023 | 2023招生 | 专业非公安专业 | / | 796 | 448 | / | 99.72% | 99.5% |
22 | 安全保卫管理 | 安全防范类 | 公安司法 | 2024 | 2024招生 | 专业非公安专业 | / | / | 300 | / | / | / |
(二)存在的不足分析。
1.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公安专业学生培养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强,投入大,成本高,质量要求高,但因学院办学经费紧张,特别是因历史遗留问题,米东校区建设资金不足。尽管近年来学院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有了改善,但与公安工作实践发展相比较,与公安专业教育属性和质量标准相比,办学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公安政法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
2.专业特色和优势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学院尚无国家级一流学科、专业,具有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不足,“教学研练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人才培养与公安实战部门需求期盼还有差距。
3.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学院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尤其是高水平教学团队和学科专业带头人不足,公安专业博士以上高学历,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不足,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建设与发展目标(分年度建设目标)
到2027年,学院学科专业布点更加优化,新设一批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进一步提高公安类专业布点比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占比不低于20%,优化升级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科,努力打造成为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建设点。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各项指标达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警务硕士专业授权点的基本条件,力争202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高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建好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快推进专业认证评估,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和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围绕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边疆治理需要,建设“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要”的公安本科院校,培养扎根新疆大地、符合反恐维稳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公安人才。
(一)撤销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1.该专业为非公安类专业,自2012招收第一届专业学生以后,一直未再招生。该专业已停招连续超过5年,且无在校生,已按规定程序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同意撤销该专业。2.2023年学院适应公安政法工作的新需求,已申报设置网络空间安全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并于2024年9月招生,可以满足公安政法机关这方面人才需求。该专业已于2024年在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服务平台提交撤销专业材料,待批复。
(二)停招专业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该专业为非公安类专业于2023年7月申报,2024年9月首届招生45名学生。公安部2024年4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通字12号)文件“集中优势资源办好公安类专业,从严控制非公安类专业新增”。2.信息安全工程系目前共设有本科专业4个,其中公安专业1个,非公安专业3个,学生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师资力量明显不足。3.学院拟申报警务硕士(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方向,需集中力量加强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建设,待学生毕业后,按流程申请撤销该专业。
(三)减招专业
警务指挥与战术、禁毒学专业。根据新疆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和公安机关“专业+大数据+机制”新型警务化模式及新疆公安机关综合改革发展趋势要求,试点专业大类招生符合学院“小而精”的公安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减少这两个公安专业的招生计划。
监狱学专业。该专业虽为司法类专业,但学生不能参加司法类联考,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且该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减少招生计划(只针对专升本招生)。
(四)新增专业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经济犯罪侦查。根据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通字〔2024〕12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公安大数据、新型网络安全犯罪侦查、经济犯罪侦查、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警犬技术和国际执法合作等实战急需领域专业建设”,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教高〔2023〕1号)文件“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结合新疆公安机关对公安人才需求,适时培育申报相关公安类专业。
国家安全学专业(海外利益安全方向)。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深化,学院承担公安部商务部委托的国内反恐培训及中外警务合作培训等职能定位,积极推进挂牌成立海外利益保护(新疆)培训中心,加强与中亚各国警务合作交流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辐射中亚,可设置适时设置国家安全学专业(海外利益安全方向)。
(五)增设微专业(试点)
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四新”建设,构建多元、开放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根据公安机关实战化人才培养要求,试点开设微专业。通过项目式管理,优化升级传统的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等专业,拟计划设置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微专业、经济犯罪侦查微专业、数据警务技术微专业等,为后期相关领域研究建设及专业申报设置打下基础。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强化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提高学院建设水平,促进特色发展,学院立足新疆反恐前沿阵地和主战场的区位优势,紧盯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建立集反恐维稳情报收集、行动处置、技术支持、社会治理、法制保障五种能力为一体的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紧盯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优化专业布局,完善学科专业设置预警、存量调整和退出机制,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
责任领导:马涛
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
配合部门:教务处、科研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二)聚焦公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实战急需领域专业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办好公安专业,从严管理新增非公安专业。落实省部共建机制,打造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取优势特色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养。
责任领导:孙常平
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三)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健全公安业务类课程内容更新机制,及时把实战前沿动态纳入课程。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争取被评选部级精品课程,打造学院特色品牌。推进学院公安类专业教材建设,及时纳入公安实战新成果、新规范、新技术,促进理论教材与实验(实训)教材、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材相互补充。积极争取国家级或省级一流课程、优秀教材建设支持。
责任领导:孙常平
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四)树立全国公安院校“一盘棋”思想,积极拓展合作交流方式,深化与各公安院校间的合作,最大限度促进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享。落实公安机关素质强警交流合作计划,有计划选派干部教师互派挂职锻炼、学习交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智能+”教育新形态,不断丰富数字化学习载体,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
责任领导:马涛
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
配合部门:政治部组织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五)深化“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筹衔接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战、课堂与现场等培养环节。推行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聘请公安机关实战教官和业务骨干上讲台授课。推进实验、实训、实习、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评估机制,创建部级示范实践教学基地。
责任领导:孙常平
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学生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六)积极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公安厅等上级部门请示报告,争取政策支持,加强自治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培育申报工作。
责任领导:孙常平
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治安系、信息安全工程系、各系部(院)
(七)围绕学科特色研究领域,把学院公安学学科建设成省部级特色重点学科,在全国公安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落实“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主动服务新疆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需求,深化协作交流合作机制,显著改善学院学术创新氛围和条件,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加强科研团队与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取得一批省部级以上成果,创立自治区反恐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充分利用社会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优质资源,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选派基础课教师研修访学,共同申报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等。
责任领导:李庆、张昆
牵头部门:政治部组织人事处、科研处
配合部门:教务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八)建立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强化教师的人民警察身份意识。将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项目申报、评优奖励等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定期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加大选树表彰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师德失范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持“零容忍”。
责任领导:李庆
牵头部门:政治部组织人事处
配合部门:纪委(监察室)、政治部宣传教育处、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督导处
(九)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加强职业道德、专业背景和学术水平考察,确保新招录教师适应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要。畅通从公安机关、公安科研院所业务骨干中引进教师渠道,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将实践锻炼成效作为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审条件。加强学管干部队伍建设,到2025年,按师生比不低于1:120比例建设高素质学管干部队伍,建立职级职称“双线”晋升制度,健全岗位交流机制。加强教官队伍建设,健全驻校教官、兼职教官制度。
责任领导:李庆
牵头部门:政治部组织人事处
配合部门:教务处、各系部(院)
(十)优化人才招录引进制度机制,畅通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依托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研究、重要科研智库平台,积极培育教学名师、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坚持人才培养传帮带,建立特色的专家工作室、创新团队、推进教师分类管理评价,到2025年健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绩效评价体系。
责任领导:李庆
牵头部门:政治部组织人事处
配合部门:教务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5年
(十一)完善培养质量反馈与专业建设预警调整机制。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短板不足、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障碍,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提供精准依据。加强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开展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公安实战部门用人满意度跟踪调查,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和结果反馈应用机制。深化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建立学生综合体能技能年度考核机制,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建立以学习成绩、警务化管理量化测评(操行分)、体能技能测试和素质拓展为主体的多元化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强化学生身心素质、警务实战、舆情应对、群众工作、科技应用等能力,做到“一专多能”。
责任领导:阿斯克·依米提
牵头部门: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处
配合部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团委、教学质量评估督导处、各系部(院)
完成时限:2027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学院党委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领导,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学科专业建设专题会议,配强配齐教学部门领导班子。完善学院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联动,服务保障教育教学高效运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组织修订体现办学特色的章程和配套制度,建立高效管理体系,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二)强化经费保障。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服务保障支持,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支出,简化办事流程,全力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向扎根教学一线或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完善学生奖助体系,加大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地方财政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三)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落实公安机关质素强警合作计划,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主动服务公安实战。加大博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建立名师工作室、创新团队,培育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健全完善教师业务考核激励机制,评优评先向教学一线倾斜,鼓励教师多出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提升进修培训,提升学历和晋升职称。
(四)严格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专家组织研究、咨询、指导作用,完善《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加强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开展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公安实战部门用人满意度跟踪调查、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和结果反馈应用机制,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相关要求,推动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附件2
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优化规划情况统计表(2025-2030年)
学校:新疆警察学院(盖章) | ||||||||||||||
学校 | 年份 | 拟新设专业 | 拟停止招生或撤销专业 | 备注 |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科门类 | 专业 类别 | 对应 重大战略 | 对应 产业 | 对应 产业链 | 对应 区域 | 专业 名称 | 专业 代码 | 学科 门类 | 专业 类别 |
| ||
| 2025年 | 无 |
|
|
|
|
|
|
| 信息安全 | 080904K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撤销 |
| 2026年 | 经济犯罪侦查 | 083112TK | 法学 | 公安学类 | 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 无 | 无 | 社会稳定 | 网络空间安全 | 080911TK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停招 |
|
| 食品药品环罪侦查技术境犯 | 083112TK | 法学 | 公安技术类 | 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 无 | 无 | 社会稳定 |
|
|
|
|
|
| 2027年 | 无 |
|
|
|
|
|
|
| 无 |
|
|
|
|
| 2028年 | 无 |
|
|
|
|
|
|
| 无 |
|
|
|
|
| 2029年 | 无 |
|
|
|
|
|
|
| 无 |
|
|
|
|
| 2030年 | 无 |
|
|
|
|
|
|
| 无 |
|
|
|
|
填表人及联系方式: |
|
|
| 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 ||||||||||
注:1.对应重大战略为新疆自贸试验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 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集群。 4.区域为南疆发展区、天山北坡发展带、天山南坡发展带、沿边口岸发展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