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驻村工作

【驻村工作】小“土”村的“新”韵味—记新疆警察学院驻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艾力克坎土曼村工作队

来源: 日期:2025-03-18 浏览量:

初春的艾力克坎土曼村,新芽吐绿,天朗气清,安居富民房前杏花初绽,葡萄架下笑语盈盈,展现着新时代新农村的蓬勃生机。在新疆警察学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艾力克坎土曼村各族群众干劲十足,齐奔幸福美好生活。

产业兴旺 聚财进宝

艾力克坎土曼村耕地面积六千余亩,主要以种植棉花、小麦、红枣、玉米为主。几年前,艾力克坎土曼村民家门口杂草丛生,门前土地闲置,到处堆放着杂物。新疆警察学院驻村工作队深入践行“一村一品”工作思路,立足本村土地资源优势,带领村“两委”,积极发动群众种植特色香蕉梨,把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变为增收“智富园”,不断拓宽村民致富门路。

村民肉孜古·艾海提家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3年前,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肉孜古·艾海提移栽了香蕉梨树。“一开始我心里没底,没经验,害怕种不活。”肉孜古·艾海提说。为保证果树成活率,工作队定期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传经送宝”,组织开展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一个,带动一片,影响一方。在工作队的指导下,艾力克坎土曼村先后在村民房前屋后种植3700多棵香蕉梨树,今年产量可达1.7万余公斤。

为拓宽销售渠道,工作队积极推行“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组织村干部、工作队员在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帮助农民解决丰收期的销售难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书记您看,两天时间我家的香蕉梨已经卖了1900多公斤了!”肉孜古·艾海提拉着学院驻艾力克坎土曼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曹斐的手高兴地说。

“我们村现在家家前院有蔬菜、后院有牛羊,庭院改造的小拱棚换茬种植着各种蔬菜,西红柿、辣椒、茄子吃不完。今后,我们还要鼓励农民发展电商,探索更多致富门路!”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党支部书记吐尔洪·买买提信心满满。

暖心服务 真情为民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驻村才有意义。

“有时候加班完了,天很黑,路上我不敢走。”去年冬季的一天,村干部古再丽·克热木向工作队诉起了苦。古再丽·克热木家离村委会较远,有的偏远角落没有路灯,有的路灯常年失修不亮。听到古再丽·克热木这么说,第二天,第一书记就带领干部走遍了村里每一个角落,询问群众意见建议,摸排梳理没有路灯的农户和损坏的路灯,积极争取经费,为全村村民大门口和主干道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保障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性。

每年的高考季,家里的准大学生填报志愿都愁坏了家长。工作队积极帮助大学生选专业、选学校,帮助学生填报志愿。为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募捐资金,设立村助学金,表彰奖励优秀学生,引导孩子们讲学习经验、讲在外读书感受,激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如孜古丽·木沙是村里的独居老人,工作队及村两委每周组织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到老人家中打扫庭院、收拾衣物、整理杂物,每逢节假日购买食品、衣物等去家中慰问。腿部残疾,行动不便的瓦依提·热西提家中要进行美丽庭院建设,工作队及村两委积极帮助联系水泥工为其平整地面、打扫卫生。春节期间邀请全村品尝饺子、欣赏烟花、端午节举办全民运动会、发放粽子,“三八”妇女节慰问优秀妇女工作者、“七一”慰问老党员……

实事好事不胜枚举,工作队用一片片真情、一件件实事,温暖了艾力克坎土曼村民的心,形成了“群众有所需、干部有所应、服务零距离”的生动局面。

深入推普 提振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文字推广普及,不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这是工作队队长经常给干部说的话。

今年以来,工作队坚持把学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群众就业能力、促进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途径,以村“两委”班子和18岁至45岁农民群众为重点,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培训方式,完善激励措施,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我们现在开会都使用国通语,一开始我很紧张,别说汇报工作了,连事情都说不清楚。”村干部艾力·买买提国通语不是很流畅,开展工作有很多不便。为改变这一情况,工作队鼓励村“两委一队”干部在公共场合带头讲国通语。对村“两委”干部国语水平较差的2名干部,纳入“中心课堂”与农民同学习、同交流、同提升。经过半年的努力,村干部已形成学习国通语、使用国通语的良好氛围,使村干部在实践中学本领、长知识。

全面推普,不落一人。针对农民群众,工作队把农民夜校作为重要培训载体,从辖区学校、村干部、下沉干部、工作队员中精选人员组建教师队伍和宣讲辅导队,扎实规范开展“3个30分钟”教学模式,通过周一升国旗宣讲、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倡导公共场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村民家长与学生结成对子,每天学会一句话、认识一个字、亲子阅读对话等形式,推动互学互促、共同提高,形成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大合力。

村民阿依提拉·热西提说:“工作队薛老师教我利用网络学习国通语,通过每天看红色电影、短视频,大胆对话,我的国语水平提高了很多,也自信了,再过几个月我准备去乌鲁木齐打工。”

放眼如今的艾力克坎土曼村,增收有盼头、村民有劲头、生活有奔头,团结、和谐、互助、向上的精神蔚然成风。学院驻艾力克坎土曼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曹斐说:“在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征程上,我们绝不掉队!”

热点新闻

奖品丰厚!学院“‘藏蓝青春·最美“警”色’校园随手拍”摄影大赛来啦!